Skip to content Skip to footer

厂商堆叠技术

一、堆叠原理:将多台支持堆叠特性的交换机通过堆叠线缆连接在一起,从逻辑层面变成一台交换机,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数据转发。

二、不同厂商品牌中的堆叠技术

思科

stackwise 思科智能堆叠

VSS 虚拟交换系统

华为

istack 智能堆叠(盒式)

CSS 集群交换系统(框式)最多两台

华三

IRF 智能弹性架构

三、堆叠技术的角色和概念

在堆叠系统中,每台成员交换机都扮演着特定的角色,这些角色包括:

主交换机(Master):负责管理整个堆叠系统,包括配置管理、状态监控等。

备交换机(Standby):作为主交换机的备份交换机,在主交换机出现故障时接替其工作。

从交换机(Slave):主要用于业务转发,堆叠系统中可以有多台从交换机。

角色的选举原则:

1、 当前为主的设备优先,不具备抢占

2、 成员优先级大的(华为默认为100,华三为1)

3、 系统运行时间最长的(华为认为10s内视作相同,华三认为10分钟内相同)

4、 MAC地址最小的优先

四、堆叠方式

1) 堆叠卡堆叠:专用的拓展的堆叠卡,还有集成的堆叠卡,需要购买专业的堆叠线缆

2) 业务口堆叠:使用电口或者光口进行堆叠

堆叠卡堆叠方式:

堆叠逻辑接口:每台交换机只有2个逻辑堆叠接口

堆叠物理接口:每台交换机可以有多个堆叠物理接口

规定:两台交换机堆叠,必须要交叉连线,即逻辑1口和逻辑2口相连

业务口堆叠:

逻辑接口与物理口绑定,与对端交换机交叉相连

堆叠链路类型

串行堆叠:若干台交换机串联,一般用于距离较远的堆叠场景

环形堆叠:首尾相连,形成环状,一般用于企业机房内堆叠场景

盒式交换机

a) 举例:一般的交换机比如S5700接口编号为G0/0/1

1) 第一个0:槽位号

2) 第二个0:板卡号

3) 第三个1:接口编号

4) 以上只针对盒式交换机的istack智能堆叠

框式交换机最多只能两台堆叠,采用CSS-ID来解决以上问题:

b) 举例:当一台交换机的CSS-ID=1时,那么堆叠后的接口为G1/0/0/1

1) 第一位1:CC-ID为1的交换机

2) 第二位0:槽位号

3) 第三位0:板卡号

3) 第四位1:接口编号

堆叠分裂:在堆叠系统稳定运行后,如果交换机之间的堆叠线缆断开或者故障,那么将会出现两个堆叠系统,这个过程叫做堆叠分裂。–为了避免堆叠分裂造成的网络故障,堆叠使用MAD来做多注主检测

华三-MAD有四种检测方式:LACP-MAD BFD-MAD ND-MAD ARP-MAD

华为-MAD有两种检测方式:直连检测 代理检测

配置相关命令

现网堆叠步骤:

1.不需要连线,先把需要的配置保存好(save)

2.先把槽位号规划好

3.把主优先级配置好

4.把物理口绑定到逻辑口

5.把所有的配置保存好,所有设备下电

6.连接物理线缆,按照逻辑接口交叉连线

7.按照主>备>从的顺序逐个上电

注意事项:建议除了主之外的设备全部清空配置之后再进行堆叠

Copyright © 2088 初试游戏活动中心-热门网游最新资讯发布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.
友情链接